碧昂絲個人資料 中文名:碧昂絲·吉賽爾·諾斯 外文名:Beyonce Giselle Knowles 別名:Beyonce 國籍:美國 出生地: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頓 出生日期:1981年9月4日 星座:處女座 血型:B型 身高:170cm 體重:56kg 職業:歌手,演員 代表作品:Crazy In Love、Single Ladies、Listen、If I were a boy、 主要成就 17座格萊美獎 BBMA千禧年藝人 MTV年度錄影帶大獎 全美有色人種協會“形象獎章” 公告牌“年度藝人” 碧昂絲圖片 碧昂絲·吉賽爾·諾斯(Beyonce Giselle Knowles),1981年9月4日生于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美國女歌手。 1993年與拉塔薇亞·羅伯森、凱莉·羅蘭成立組合“天命真女”。在2002年,團體解散后,2003年推出了首張個人專輯《Dangerously in Love》,2006年9月4日,推出專輯《B'Day》登上公告牌二百強專輯榜的榜首,2008年4月4日與Jay-Z兩人完婚。2008年11月18日,發售第三張個人專輯《雙面碧昂絲》獲最佳當代R&B專輯。2012年1月7日生下女兒Blue Ivy Carter。 碧昂絲老公 2000年,碧昂絲和她相戀7年的男友宣告分手。 早年經歷 碧昂絲在得克薩斯州上小學,并被選入了舞蹈班。同年,她完成了第一次正式舞臺表演,演唱了披頭士成員John Lennon的《Imagine》贏得比賽。7歲后,碧昂絲開始獲得新聞界的關注,《休士頓紀事》提到她受到當地表演藝術的薩米獎提名一事。之后,碧昂絲轉到了休斯敦一所有著音樂教育的職業學校上學,碧昂絲加入了學校的合唱團。 1998年,8歲的碧昂絲在一個女子團體的試音會上遇見拉塔薇亞·羅伯森。兩人與凱莉·羅蘭以及其他團員共同組成一個表演Rap和舞蹈的團體,團體原名為Girl's Tyme,之后團員人數減到6名。 碧昂絲經典歌曲 1.Deja Vu-Feat. Jay-Z 2. Get Me Bodied 3. Suga Mama 4. Upgrade U-Feat. Jay-Z 5. Ring The Alarm 6. Kitty Kat 7. Freakum Dress 8. Green Light 9. Irreplaceable 10. Resentment 演藝經歷 天命真女時期 1993年,Girl’s Tyme正式改名為天命真女(Destiny’s Child)。除了Beyonce以外,留下來的是凱莉·羅蘭、拉塔薇亞·羅伯森和LeToya Luckette。參加唱片公司試鏡后,被艾麗卡唱片簽下。1995年,唱片公司停止了其專輯的制作,碧昂絲返回家鄉,重新開始。 1997年年底,唱片公司Columbia Records在1997年年底送上合約。同年,天命真女錄制了其首張單曲《Killing Time》。 1998年,推出首張專輯,天命真女借此贏得三項靈魂列車夫人靈魂樂獎。1999年,發行第二張專輯《有跡可循》。 2001年,天命真女以《Say My Name》獲得了兩項格萊美獎。 經過團員更替之后,天命真女剩下三名成員,包含碧昂絲、凱莉·羅蘭和蜜雪兒·威廉斯,三人之后錄制了《Independent Women Part I》,收錄在2000年電影《霹靂嬌娃》原聲帶,此單曲在美國告示牌單曲榜的榜首停留11周,成為她們成績最好的排行榜單曲。 2001年2月,推出第三張專輯《百戰嬌娃》(Survivor),在公告牌專輯榜獲得首位,首周達66.3萬張,憑借此,天命真女獲得格萊美獎最佳 R&B 歌唱團體獎。同年,發行圣誕專輯《燦爛的圣誕季節》。之后,天命真女宣布暫時中斷演出,三人各自發展事業。 單飛時期 2003年6月,碧昂絲推出個人第一張專輯《Dangerously in Love》(危險愛情),曲風包含uptempo 和 slow jam。這張專輯在公告牌專輯榜獲得第一,首周達31.7萬。此專輯中,《瘋狂愛戀》登上告示牌100強單曲榜榜首8周,《親愛男孩》在告示牌榜榜首9周。憑借該專輯,碧昂絲獲得最佳R&B女歌手(單曲《危險愛情2》)、最佳R&B歌曲《瘋狂愛戀》,以及最佳當代 R&B 專輯等五項格萊美獎。 2005年下半年,碧昂絲暫緩其第二張專輯的籌備工作,在音樂劇電影《追夢女郎》里擔任女主角,與杰米·福克斯、埃迪·墨菲和詹妮弗·哈德森共同演出,也使她成為片酬最高的黑人女星之一。該片于2006年底上映。碧昂絲也為了此片錄制多首原聲帶歌曲,如《Listen》。 2006年12月14日,碧昂絲獲得金球獎“最佳音樂劇女主角”提名,同時以《Listen》一曲獲得“原創歌曲”提名。之后與電影合作的音樂家共同籌備其第二張專輯,合寫并制作專輯里大部分的歌曲,并在三周之內就完成了該專輯的制作。 2006 年9月4日,碧昂絲推出專輯《B'Day》。此專輯登上公告牌二百強專輯榜的榜首,首周銷售量超過54.1萬張。此專輯獲得三次的美國唱片業協會白金唱片認證,在英國也有不錯的表現,《Déjà Vu》一曲獲得英國單曲排行榜的冠軍。該專輯第二首單曲《Irreplaceable》于同年10月推出,連續十周公告牌百強單曲榜冠軍。專輯推出后,碧昂絲接著進行“完美體驗巡回演唱會”(The Beyonce Experience),在全球90多個地點演出,包括中國上海市、澳門市和臺北市。演唱會也拍攝成為DVD進行販售。此外,碧昂絲以《B'Day》專輯,在第49屆格萊美獎獲得最佳當代 R&B 專輯。在第35屆全美音樂獎成為首位贏得最佳國際歌手獎的女歌手。 2008年11月18日,碧昂絲發行第三張個人專輯《雙面碧昂絲》,專輯內首波單曲《If I Were a Boy》取得英國第一,美國第三的成績。另一主打單曲《Single Ladies(Put a Ring on It)》獲得公告牌百強單曲榜四周(非連續)冠軍,為碧昂絲個人第五首美國冠軍單曲,第四主打《Halo》獲得第五名,為碧昂絲第 12 首在該排行榜前十名的單曲,讓她成為“十年以來最多前十名單曲的女歌手”,也是“最多前 40 單曲”(19首)。 2008年12月,碧昂絲在電影《藍調傳奇》飾演藍調歌手Etta James片中《Once in a Lifetime》一曲獲得格萊美獎和金球獎的提名。由于在影片中對《At Last》一曲的演繹,美國總統奧巴馬邀請碧昂絲在其就職舞會上做開場表演。2009年3月,碧昂絲進行長達近一年的“雙面碧昂絲全球演唱會”(I Am... WorldTour),在全球各地巡回演出,于2010年2月落幕,其中包括中國北京市,取得了1.13億的巡演票房。 2009年,MTV音樂錄像帶大獎,碧昂絲以《Single Ladies(Put a Ring on It)》獲得 9 項提名,贏得“年度音樂錄像帶”。之后在第52屆格萊美獎中,碧昂絲獲得了十項提名并獲得其中六項,成為單屆內獲獎最多的女歌手。 2010年3月,碧昂絲與Lady Gaga合作單曲《Telephone》,是碧昂絲在英國單曲榜的第五首冠軍單曲。 2011年6月24日,碧昂絲發行第四張個人專輯《4》,專輯的靈感來自音樂家包括Stevie Wonder、Michael Jackson等。盡管遭遇黑客攻擊專輯瀉出,但開售首周依然賣出31萬份,推出后在英美專輯榜均獲得第一,令碧昂絲的個人專輯連續第四次在美國奪得第一位。專輯第一主打單曲《Run the World (Girls)》在告示牌百強單曲只獲得第29位,成為碧昂絲出道以來成績最差的單曲。 2011年6月1日,專輯的第二支單曲“Best Thing I Never Had”在告示牌百強單曲獲得第16位。《Love On Top》在未打單的情況下,成為了BillBoard榜R&B分榜年度冠軍,并成為該榜在榜時間最長的單曲之一。 2012年,碧昂絲登上室外音樂節Glastonbury演出,吸引超過17萬5000人觀看。同年第54屆格萊美獎,憑借Love On Top再獲得一座格萊美獎。至此獲得17座格萊美獎,成為歷史上獲得最多提名的女藝人,同時也是擁有第三多格萊美獎的女藝人。同年以6項提名成為BET Awards總計提名最多的藝人。年末,以5000萬美元代言百事可樂。 2013年,碧昂絲登上超級碗中場秀,中途與天命真女另外兩位成員的合體打破自己之前創造的每秒推特轉發數。 2013年4月15日,碧昂絲開始”卡特夫人秀全球巡演”(The Mrs. Carter Show World Tour,歷經132場演出,2014年3月27日在葡萄牙結束,總票房超過2億美金)。 2013年12月13日,碧昂絲發售同名專輯《絕對碧昂絲》(BEYONCé),同時釋出14首單曲與17支MV。專輯獲得了全球累計111國iTunes冠軍。在上張專輯的單曲失利的情況下下,新專輯首支單曲《Drunk in Love》Beyonce請來了恩愛夫婿Jay Z甜蜜幫腔,在格萊美頒獎禮開場的推動作用下,升至Billboard單曲榜第2位。專輯發行前3天全球銷量共達828773張,包括美國的617213張,5天內全球銷量突破一百萬張。專輯在全世界108個國家(包括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同時登上iTunes銷售冠軍,并獲吉尼斯世界紀錄確認為iTunes有史以來最快賣破100萬的專輯。專輯的發行使得Beyonce成為首位個人專輯全部奪冠的女藝人。 碧昂絲電影 2009《鬼迷心竅》 2008《藍調傳奇》 2006《夢幻女郎》 2006《粉紅豹》 2003《億萬唱詩班》 2002《王牌大賤諜3》 2001《卡門》(嘻哈歌劇) 閱讀完標題為(碧昂絲經典歌曲,碧昂絲老公,碧昂絲個人資料)的文章后,{www.se0552.com}小編為大家推薦更多相關文章,千萬不要錯過哦! (責任編輯:北京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