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生天》號稱華語電影史上第一部3D火災電影,最大賣點就是導演彭順和彭發耗資1.5億元打造火災現場真實的效果,影片對高樓中火災場景的展現以及火災情形下的求生方式倒是堪稱火災求生的教科書,也讓消防隊員的“救民于水火”的英雄形象終于有了最真實刻骨的主旋律式呈現。 據說為了營造更真實的現場感覺,片子的大部分場面都以真火進行拍攝,演員的表現與那種通過電影后期合成的表演方式會完全不一樣,恐懼、緊張的情緒都更加到位。對于拍過多部鬼片和懸疑片的彭氏兄弟來說來營造緊張氣氛是他們的強項,坐在電影院中看著那種被濃煙圍繞、火焰迎面燒來的鏡頭,以及各種爆破和災難營救場面讓人會很自然的產生一種緊迫窒息的感覺,加入3D效果當然是為了強化這種感覺,讓人更身臨其境。 影片拍的是火災,但實際上還是在表現人面對災難時所展現出的不同人性。在片中劉青云與古天樂飾演一對親兄弟,兩人之前都是廣州消防局的隊員,但因為古天樂與劉青云在火災中的營救理念不同,兩人發生矛盾,于是兄弟決裂,古天樂離開消費隊自己做起來防火器材的生意,所處的大廈正好又發生大火,劉青云帶領消防隊前來滅火營救,在火場中,兄弟兩人一起面對生與死的抉擇,帶領一群被困火場的群眾逃離險境,最后兄弟兩人的感情也得到修補。 兄弟倆帶領眾人逃生的過程很專業,其實也都是一些常規的火災逃生知識,只是很少有在大銀幕上被明星們演繹出來,像火災中個人應該求生、如何選擇正確的方向和出口、如何疏散群眾、以及在火勢蔓延時應該如何利用地形等火災逃生知識都有著直接而清晰的描述。 雖然《逃出生天》還有種種不足,但這種災難片在內地的突破性嘗試卻是極其值得肯定的,影片一改往日內地災難片那種模式化的苦大仇深情節設置,也沒有高大全式的人物形象,更少了無趣的說教,再配以好萊塢式主旋律電影的鏡頭與配樂,讓內地災難片也有了一種全然不同的氣質。 閱讀完標題為(《逃出生天3D》:內地災難片的新突破)的文章后,{www.se0552.com}小編為大家推薦更多相關文章,千萬不要錯過哦! (責任編輯: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