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超女亞軍譚維維在賽后三年曾寫過一首瘋狂吐槽的《譚某某》——兩千零六年夏天,我上了雜志封面,可惜是三人合影,我站在冠軍左邊,陪她嬉皮笑臉,她樣樣都不如我,我是老超女譚某某……歌詞充滿了心酸、掙扎與不甘,幾乎代表了中國選秀史上無論勝敗者的難言心聲。 從當年選秀現場的“擲果盈車”到后來或艱難打拼或被粉絲遺忘,回頭望去,除了極少幾位登頂寶座,其余幾乎星跡一片狼藉。然而去年《中國好聲音》的意外火爆,讓許多選秀??拖挑~翻生,更是促使各種選秀在一片或贊許或驚詫或批判的爭論中再次復興,“夢之聲”“星力量”“紅歌會”……不下十余種歌唱類選秀節目鋪天蓋地而來,在今年全面進入IMAX3D時代。 “選手比苦情,導師比煽情,如今選秀節目怎么成了星爺演繹的比慘鬧劇?”“選手說是茶館老板,一查資料原是混跡娛樂圈多年的音樂人;選手說開個美甲店業余愛唱歌,其實唱片都出了好幾年了……是不是選秀江湖全憑演啊?”就在各類吐槽、扒皮帖在網絡上熱傳之時,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日現身,欲對今夏風起云涌的選秀實行總量控制,分流疏堵:現在起各上星綜合頻道在調控期內不再投入制作新的歌唱類選拔節目;尚未開播的節目將推遲播出,避開暑期播出高峰;已開播的節目將調整播出時間,錯時安排播出,避免同類節目扎堆播出。同時強調節目要力戒鋪張奢華,力戒炫目包裝,力戒煽情作秀,要求提升節目的思想內容、價值導向、審美品位和自主創新。 主管部門此番沒下一紙禁令,而是疏堵有道的流量管控,不失為明智之舉。其實一個夏天冒出十多個歌唱類選秀,可怕的并不是節目量多么驚人多么過剩,而是這些節目為爭奪有限關注度,不惜“群毆”而造成的主旨跑偏、主題變味、審美疲勞。 所謂歌唱類選秀,本是選好聲音、好歌手,但大量的選秀節目導致選手資源匱乏,各種參選者游走各個節目,換個節目就換個身份、身世和扮相,去年這人還是陽光帥氣的熱舞小王子,今年就成了為家計苦苦打拼的木訥男,據專業娛記爆料,類似的選秀節目都有宣傳炒作部門,專門啟發選手挖身世為其編故事。甚至專業歌唱比賽的冠軍選手也洗凈鉛華以草根身份來參賽,民間挖掘好歌手好聲音的初衷無法不讓觀眾起了疑心?!拔沂强仗摰淖T某某,我是老去的譚某某,你簽我簽我好幾年,你欠我欠我好多錢……”其實今夏紅了又如何,2006年火遍全國的“譚某某”現在還不是這樣心酸地反省自己、質問唱片公司…… 再看星光炫目得睜不開眼的導師席,拼導師在今夏達到登峰造極,據媒體披露,某影視圈一姐出任導師的費用高達1200萬元,且并非聲樂專業出身的她根本給不出關于歌唱方面的任何專業建議。更不要說大量節目涌現,為搶眼球肯定會拼舞臺炫目、包裝華美,這更是鋪張浪費。 選秀節目注水,選手問題叢生,娛樂圈人滿為患,觀眾審美疲勞等,種種選秀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已經顯現,主管部門此番實施調控措施意在排澇分流,無可厚非。 經歷過最為瘋狂的超女熱潮的譚維維如今唱的是——那年,被音樂抽了一鞭,多想回到簡單的,從前。經歷其中甘苦自知,但是,無論如何,“好歌聲”留給觀眾的都不應該是一地狼藉的笑談和不屑。(評論員 趙睿) 標簽: 閱讀完標題為(評選秀節目:觀眾審美疲勞 實施調控無可厚非)的文章后,{www.se0552.com}小編為大家推薦更多相關文章,千萬不要錯過哦! (責任編輯: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