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北京市正式開展電子發票應用試點,中國內地首張電子發票在京東手中誕生。 7月1日下午消息,蘇寧易購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今年8月份,電子發票應用在蘇寧易購等三家電商企業正式試點,電子發票開具的范圍將覆蓋所有銷售商品。這也讓市場再次擔心起,電子發票會是網店征稅的前兆。在這個前提下,輕翼網CEO方偉丞的一篇稿件頗有些語不驚人死不休:政府不該征稅,反而應該補貼電子商務!他能說得動政府嗎?來看。 各位電商從業者、網店店主們一看這個題目就可能會想:政府不征你稅就該偷笑了,還想讓政府給你補貼?事情不是不可能的,且聽我下面細細分析。 網店征稅這個事情也說了好幾年了,一直也只是在天上威懾,還沒落地,想必專家們還在絞盡腦汁地研究這個歷史性的難題。其實早在2011年6月份,武漢市國稅局就開出了國內首張個人網店稅單,淘寶女裝網店“我的百分之一”2010年營業額上億元,各種稅加起來要繳納430余萬元。最后這件事情聽說也是不了了之。征與不征,雖只是一字只差,但結果卻是千差萬別,有可能影響到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及國計民生,回過頭來說,政府征稅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為了GDP,為了財政,為了規范各類經營行為,為了打擊假貨水貨,這個我們都深深理解。 我不是專家,而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消費者,一個電商行業的從業者,也是一個旁觀者,僅以我的角度來談談對網店征稅的觀點。首先,我先把我的結論放在這里了,那就是: 政府不應對網店收稅,還應該拿出至少1000億,給每家做得好的網店進行創業補貼?。ň唧w的措施建議會在最后面提出) 我有信心,如果政府能夠反向這樣做的話,帶來的經濟效益會大大超出對幾百萬家網店納的稅,并且是幾十上百倍的差距,并且社會會更加的穩定和諧,政府的公信力也將越來越好,民心所向。這絕對不是一個空想,而是一個有可能實現的夢想,為了實現這個夢想,需要拿出很多東西來證明這個夢想是靠譜的,下面我們先來看看一些基本的數據。 稅率了解及征稅的意圖 據了解,我國《稅法》規定只要在中國境內從事銷售、加工貨物等行為都應交稅。網上店鋪與傳統實體店相比,只是銷售的模式不同,但實際上都發生了交易行為,網店也應繳納相關稅費,其中個體工商戶只需繳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稅率為17%,而企業性質商戶除繳納增值稅外,還應繳納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讓我們再來看一個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全社會電商交易總額超過50000億元(去掉B2B之間的內外貿交易,實際上網上零售僅有13000多億)。專家們一直在探討的也是如何針對網絡零售(網店個體戶)這一塊,其中大部分是活躍在淘寶網上的中小賣家,淘寶一家占了大概10000億的規模。1萬億是個什么概念?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2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顯示,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519322億元,1萬億已經占到了中國GDP的2%左右了,未來3-5年內,這個比例還將提升到6-10%,也就是每年通過網上走的流水將達到3-5萬億元。以這個數值為基礎來納稅,其收益可想而知。 電子商務這十幾年來的高速發展,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動了百貨商場、實體店們的“奶酪”,這幾年每年都陸續有大型的商場關門、實體店倒閉,傳統商鋪模式被電子商務狠狠地“將了一軍”。所以,不難理解很多傳統商場的老板們不愿接受現實,做困獸斗,一方面生硬上馬電商平臺,一方面通過各種研討會、各種渠道向政府制定政策的人闡明利害關系、施加壓力,妄圖設置種種障礙阻止電商的進程,扼殺小賣家們的發展。然而,正如工業化時代的來臨一樣,舊工具已失去了想像空間,歷史的趨勢不可逆轉,只能順應并跟隨它。 小賣家們為什么不愿交稅? 最近網店征稅這個事情重新熱了起來,是因為人大代表蘇寧董事長張近東點燃了導火線。張近東在參加某會議上稱,淘寶等網站號稱萬億交易額,其創造的價值和納稅遠遠不如蘇寧。淘寶有700萬賣家,交易額1.2萬億,平均一家年收入僅有十幾萬。“如果利潤率是10%,那么一家C2C賺的錢還不如農民工多。”張近東基于生意人的角度,基于粗淺的數據理解,而提出了開網店不如農民工賺得多的觀點,他也從“國家參政議政者”的角度道出了他沒說出的心里話:“反正網店不賺錢不交稅,政府就應該打擊取締,然后來扶持納稅大戶蘇寧。”。 現在開網店不像淘寶剛流行時所傳說的“網線一插,坐在家里只管數錢”了,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小賣家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F在如果強行對網店收稅,其實弊端很大,有的網店利潤薄的,就活不下去了,人手也不敢請了,變相地造成了失業;一家做服裝的小店,假設自己進貨,1個老板1個客服共2人,每天銷售1000元,每月營業額是30000元,產品的利潤就算控制得高一點,算個60%,去掉直通車及其他廣告成本30%,再去掉員工成本10%,再去掉房租及其他開銷10%,凈利潤就剩10%,也就是3000元,剛好給老板自己開工資。這樣的小店年銷售額一般是30-50萬元,在淘寶上占大多數,剛好在生死的邊緣掙扎,假設平時又出了其他情況,比如租金漲了,員工要漲薪了,節假日要發福利了,最最重要的是,倉庫里還有一堆庫存沒賣出去。這個時候再來征個5%的稅,一年到頭等于白干了。 因此,也就不難了解為什么網店都不想交稅了,有的是因為沒有產品價格優勢,賺不到錢;有的是因為正在發展初期,成本高利潤??;有的則是因為開網店是兼職的,產品都是代銷的,只賺個中轉費用,交稅了就賺不到錢了。 賭趨勢,才能賺大錢 未來的商業趨勢是什么?我認為國家的運作也跟企業一樣,如果中規中矩搞一些關系業務,賺點小錢沒問題,但真正想賺大錢的,就要看趨勢、賭趨勢。全球的商業趨勢是什么?無庸置疑,必然是電子商務。未來幾十年里,線下消費將會全盤復制到線上來,科技越來越發達,人類的消費需求也會越來越多樣化,就中國來說,電商的交易額突破50萬億只是時間問題。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什么能在過去幾十年里領跑全球經濟?截止至2012年,美國人口只相當于中國的22%(美國3.15億,中國約14億),而2012年中國的GDP僅相當于美國GDP的52.9%(美國15.6萬億美元,中國約合8.26萬億美元),人少產值高,決定性的因素就是制度、科技、教育,好制度催生好教育,好教育催生好科技,好科技就能發明出新技術,創造出新產業,為國家創造價值。蘋果、IBM、微軟、思科、谷歌、雅虎、FACEBOOK、eBay、亞馬遜等等,一代一代的美國企業都很有延續性,技術不斷地更新換代,而中國一直都只是跟隨其后,亦步亦趨,歸根究底,是美國的好制度產生了好的創業氛圍,尊崇技術創新(而不是關系),美國的創業者們敢于夢想,敢于賭趨勢。 因此,我斗膽地給政府專家們建議,眼光放長久一點,舍棄眼前的小利,要認準電子商務這個商業大趨勢,未來的所有東西都將聯網、都將數字化、隨時隨地可買賣,先把電商這個產業扶持起來,把交易額做大再做大,就好比種了一片果園,平時要多澆肥多灌溉,收獲季節了只摘果子不砍樹,如此才能享受源源不絕的收獲。 不征稅,而是扶持網店創業的好處 把國家比做一家企業,而網店比做企業員工的話,這時候不應該征稅。電子商務正處于上升階段,企業正處于拼搏階段,為了留住員工,應該給員工(企業)發福利,頒發相應的激勵手段,以此來刺激員工的積極性,為企業創造更多更好的業績。征稅的話,絕對有可能產生一個現象:大批干淘寶的個體戶紛紛失業,擺地攤也比干淘寶強,而且還不用交稅。相反的,不征稅反而給做得好的網店每家補貼1萬元創業基金(舉例數字),好處顯而易見: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中國投入創業的人更多了,經濟發展更迅速了,GDP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從微觀的角度來看,創業開網店成為每個家庭的首選出路,知識和技能都提升了,心里踏實了,活得更有奔頭了,對政府也增加了信心與信任,整個社會將會欣欣向榮。 我以為,《稅法》的制定是為人民服務的,前提也是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但是以前制定的規則明顯已不適用于當前的商業環境,因此我建議有關專家們應該重新審慎考慮,把個人創立的網店年營業額小于XXX萬元的納入不納稅的范疇內,年營業額大于XXX萬元的,應該注冊企業,依法履行企業的納稅責任。像那些拿了國際風投的錢在燒的所謂業內領先企業,京東凡客當當聚美樂蜂什么的,該收多少稅就收多少稅,還應該趁好時候多收一些,反正燒的不是自己的錢不心疼,大部分被資本催著業績的獨立B2C平臺撐個二三年都會宣布倒閉,到時候想收稅也來不及了,只能拍賣固定資產了。 回到另一頭,小網店們賺到錢了,下一步怎么發展?當然是注冊公司,更正規化地做生意。從商業的角度來看,沒有一個創業者會貪圖眼前的小利小錢的,有機會突圍,肯定會想把事業越做越大。中國的中大型企業越多,政府可以征稅的利基也就越大,中大型企業一家的納稅貢獻就可以抵100家中小企業,所以根本不用想以后沒稅征的事情,只會越征越多。所以政府現在必須做的,是大力扶持那些有希望發展起來的小賣家們,等他們成長起來后再征稅,到時候這些賣家們會主動交稅,再也不用躲著藏著掖著了。 再一方面,中國當前經濟下行風險依然很大,就業難更成為此周期中最明顯的問題。2012年中國大學生畢業人數是680萬,2013年將突破700萬,這么多畢業生中實際上找到工作的大概占一半,另一半要么創業,要么失業,要么出國。就業乃民生之本,很多的社會問題都是失業問題導致的,就淘寶來說,有網店700萬家,去掉很多暫時不雇人的夫妻店、兼職店、散店,大概還有300萬活躍的網店,以每家雇傭3個員工來算,光淘寶一家能為社會提供的直接就業崗位就有900萬個,間接就業崗位更可達二三千萬個。對就業的帶動作用不言而喻,深度解決了中國日益嚴峻的失業問題,也間接維護了社會的穩定繁榮。 1000億政府補貼網店創業基金從何來? 好了,回到我最初提出來的設想:政府不對網店收稅,還拿出至少1000億,給每家做得好的網店進行創業補貼!那么,1000億從哪里來?我的建議是由超級富有的國企們出。開玩笑?不!說真的!而且如果能夠實行的話肯定是中國社會的大大進步,人民群眾將歡呼雀躍。為了湊足1000億,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些數據,讓大家知道這個1000億并非我癡人說夢。 據財政部年初發布的報告顯示,2012年1-12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1959.6億元(1000億只占4.5%左右)。下面我們來看一看財政部公開的2012年中國企業前20強企業(國企20強)的收入及利潤情況。 2012年中國企業前20強(國企20強) 排名 公司名稱 收入 (億元) 凈利潤 (億元) 1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5056.83 716.97 2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20038.43 1329.84 3 中國移動有限公司 5550.38 1258.70 4 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4828.37 135.37 5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4752.14 2082.65 6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 4607.20 66.9 7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4573.66 78.54 8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4348.04 202.22 9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970.9 1692.58 10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3853.88 183.31 11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777.31 1219.27 12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281.66 1241.82 13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2953.7 116.01 14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489.15 194.75 15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2450.41 165.02 16 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2301.78 42.43 17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2228.57 73.62 18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2155.19 14.12 19 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81.97 448.22 20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1986.3 702.55 2012年中國的20強最強企業,也可以說是國企20強了,財務狀況非常的好,每年都是保賺不賠地運作著,只不過是賺多賺少的問題罷了。以上20強中,1000億利潤以上的企業有6家,100億利潤以上的企業有9家,這樣的經營狀況放在中小企業身上,都可以到美國上1000次市了。1000億基金,由排名前20的國企們湊個500億,名單可以再拉長一點,拉到100強,500億由后面的80家國企出,這樣可以吧?國企的使命就是為國家服務的,國家又是為人民服務的,如此一來,既有效地防止了國有資產的流失,抑制了官員們的集權腐敗,又促進了整個社會的安定和諧,是皆大歡喜的事情。至于具體的協調與執行方法,請各位能影響政策、制定政策的專家和官員們仔細討論后再抉擇吧,我只提出想法而已,也沒辦法一拍腦袋明天就去干了,如何動國企們的“奶酪”,也是一個龐大無比的工程。 如果1000億有了,怎么花,我這里有一些建議: 1,【組織架構】首先要成立一個“中國電商基金管委會”,資金的用途要做到開放透明、公正可追蹤(借鑒紅會的前車之鑒),邀請互聯網界的企業家們來當理事,比如馬云、馬化騰、丁磊、張朝陽、李彥宏、曹國偉這些站在科技浪潮之前的人,再請一些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活躍的社會活動家們來當智囊團,并且還要邀請最重要的一個人,就是管經濟的李克強總理,可以邀請他來做管委會會長,從政府層面指導這個基金的運作,并解決從企業方面反饋來的需求。基金的組織架構一旦確認,再招聘人手就可以干活了。 2,【建立平臺】“中國電商基金管委會”的成立本意是扶持中小企業創業,建設更美好的社會,因此1000億資金一定要用到實處,尋找靠譜的IT技術外包公司建設基金會線上平臺及CRM管理系統(不能找國營控股的公司),讓每一個創業者、小賣家都有機會參與申請基金,都有憑借自己的能力出彩。并且每一筆資金用途都要登記在系統上,務求從系統上抑制腐敗的滋生,讓走關系鉆空子的人無所遁形。 3,【特區試點】審批后的基金將通過各個城市的商務委、特別部門來發放給合格企業,成立早期,由于經驗不足,人力有限,所以不可能中國每個城市都覆蓋,因此可以先選20-30個電子商務較發達的城市作為試點,做個兩年,然后再慢慢擴散到全國各個城市。 4,【激勵方法】什么樣的網店能夠拿到補貼?這方面需要參考網店的經營狀況,就需要淘寶網提供全面客觀的數據支持。賣家如果要申請補貼,先要在線填寫真實的經營情況,交由淘寶系統匹配+特別小組人工審核,主要就是查一個月銷售額、季度銷售額、年銷售額,還有真實信譽、旺旺在線時間、每日操作時間等等,最后進行綜合打分,每月開放一定的名額,合格入圍的網店即可獲得不同檔次的創業補貼,由淘寶申報給各個城市的特別小組,在第二個月直接打進支付寶里。 中國電商基金創業補貼金額表 檔次 年營業額 補貼數額 AAA >1000萬 10萬元 AA >800萬 8萬元 A >500萬 5萬元 BBB >300萬 3萬元 BB >100萬 2萬元 B >50萬 1萬元 說明:以上各個檔次的獎勵也許不是很多,但讓絕大多數的網店創業者都享有領取補貼的資格,每個階段都能獲得獎勵,才是此方案最重要的目的。 補充:按理說,大于500萬銷售額的已經不算小微創業者了,怎么還能領補貼呢?因為有很多的小賣家可能通過參加活動沖銷量,比如年中大促,雙12,聚劃算等,一個月的銷售額可能就有一二百萬,基本是虧本做信譽,所以實際上也不賺錢。 5,【樹立榜樣】當這套系統運作到一定時候,很多優秀的賣家自然而然就被集中起來了,他們代表著網絡零售最高水平的一群人,是中國經濟未來的希望。事實上,在淘寶網的生態鏈里,早就有很多的部門、程序、方法去挖掘這么一批人,給予他們物質或精神上的獎勵,或贈送廣告位,或成為企業導師進行授課,或包裝成為特色案例上各種電視報刊媒體。這一次,由于中國電商基金的介入,把這部分優秀的人提升到另一個層面上,他們可以做“中國好網店、好創業者”的代言人,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與尊重,激勵影響更多中國人。 作為中小創業者的一員,創業除了賺錢圖生存外,我經常在想,要是有朝一日企業做大做強了,也能夠為這個發展中的國家做點事情,多交點稅,多做點公益,多幫助點人,無論做什么,只要是往弘揚正能量的方向去做就對了,我們這代創業人,雖遠不如50、60年代那一批企業家有國家使命感,面對過的逆境與不公平也沒有他們多,但是一點點國家榮辱感還是有的,居安思危,只希望通過我們當代人的努力,子孫后代們能夠享用到更好的生活環境、更好的福利制度。 最后,就用習主席闡述中國夢的一段話來作為結尾吧:“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推動中國夢的實現。民富則國富;民智則國智;民強則國強。若每位國人都享有嶄露頭角的機會,每位群眾的日子都越過越好,億萬百姓的美好生活和幸福夢想將匯聚成13億人團結奮進的正能量,才能共同托起民族復興之夢。” 閱讀完標題為(別對電商征稅,而是補貼千億!)的文章后,{www.se0552.com}小編為大家推薦更多相關文章,千萬不要錯過哦! (責任編輯: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