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表示,目前,網上非法獲取、買賣公民個人信息類案件高發,已經成為網絡詐騙、網絡盜竊等新型犯罪的根源。 賣什么 公開叫賣圓通快遞信息 市民姓名、電話、具體到門牌號的家庭住址、網購貨品信息全部一覽無余……日前,青浦警方在日常工作中發現網站www.17s.cm長期出售圓通快遞公司的快遞面單信息,涉嫌販賣公民個人信息。 警方發現,該網站公開聲明其與圓通快遞公司合作,所有發布信息均為真實有效。只要在該網站注冊成為會員,就可以通過網上支付平臺購買快遞面單內的公民信息,其中信息包括快遞單號、收貨人姓名、收貨人手機號、收貨地址等,價格從幾毛錢至1元多不等。 “按我們專業說法,把這些內容稱為信息的屬性,一般來說,屬性越多,出售的價格也越高。”警方表示。 警方很快展開循線追查,發現圓通快遞方面從未與“17s”網站有過任何合作,公司方面也從未向任何網站、個人出售過任何快遞面單信息。對此,青浦分局立即成立專案組,對“17s”網站全面開展偵查、取證工作。 誰在賣 內鬼能看到圓通所有數據 在市網安總隊的協助下,青浦警方很快查明,“17s”網站的注冊人陳某于2011年10月起開辦了該網站,起先只是出售零星的公民個人信息。“陳某并無正當職業,一直在網上為電商和一些網站賣家刷鉆刷信譽,以此獲利。”青浦警方介紹,由于當時陳某并沒有太多非法渠道獲取公民信息,因此“生意”一直不溫不火。 今年年初,陳某在網上通過QQ群結識了“志同道合”的張某,張某表示自己有渠道獲得快遞公司單號信息。雙方一拍即合,兩人約定陳某提供網站平臺,張某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獲利由兩人二八分成。“陳某二成,張某八成。”警方解釋。 隨后,兩人在網站上設立了“快遞單出售”功能模塊,提供給網站會員進行出售,每條信息售價0.9元。由于信息的準確率很高,更新速度又快,“17s”很快在圈內小有名氣,網站每天出售信息可達900多條。 張某的信息又從何而來?原來,張某買通了在圓通快遞內工作的林某,由其提供實時數據,并給予每月500元的報酬。“林某在快遞公司主要負責數據信息的校驗和糾錯工作,因此能夠接觸到系統內的所有數據,具備竊取數據的條件。”警方表示。 截至案發,已經出售公民個人信息20余萬條,陳某等人非法獲利超過18萬余元。 目前,包括陳某、張某、林某及網站維護人員等在內的7人已被警方抓獲。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誰在買 網店小賣家為刷信譽 警方分析發現,購買此類信息的多為網店店主,“一般是為了制造虛假成交量和好評,刷鉆、刷交易。”經警方查證,有300多名購買者購買信息條數超過法律規定的下限150條,警方將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而對于其他購買條數較少的,警方將予以警告、教育等處罰。 青浦警方表示,現在網絡非法出售公民信息的案件出于高發態勢,類似“17s”的網站并非首次出現。警方建議,相關單位應該加強員工管理及行業自律,避免漏洞被有心人利用。 閱讀完標題為(圓通內鬼倒賣網站個人信息 7人被抓)的文章后,{www.se0552.com}小編為大家推薦更多相關文章,千萬不要錯過哦!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