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用停車設施收費標準將調整 原標題:公用停車設施收費標準將調整 鼓勵換房、地鐵沿線建設租賃房、外遷小商品市場和大醫院、調整公用停車設施收費標準、不同的出行方式或將獲不同補償……針對“交通擁堵”難題,北京市將從多方面出臺和推進各種措施。總體規劃>>> 適時修改城市總體規劃 副市長陳剛在向市人大常委會作《關于“加強城市規劃管理,標本兼治緩解交通擁堵”議案辦理情況的報告》時表示,將加快城市發展方式轉變,適時開展城市總體規劃修改工作。近期將重點編制《北京交通發展綱要》,完善綜合交通及公交、客運樞紐、貨運樞紐等專項規劃。 諸如人口就業、綜合產出效益、能耗水耗等指標也將納入到區縣部門考核指標中,以調整產業布局和結構,緩解人口過快增長狀況。各區縣會制定產業規劃目錄和替代政策,加大低端業態整治和規范力度,逐步清理與首都功能定位不匹配、與居民實際需求關聯度低的產業。 功能布局>>> 中心城區停止大拆大建 報告傳遞了明確的緩堵“決心”。陳剛表示,中心區域將“堅決停止新建商品住宅和大型公建項目,嚴格控制舊城的新增規模,停止大拆大建”。嚴格限制醫療、行政辦公、商業等大型服務設施的新建和擴建,原則上不再新增產業功能區,擴大原有產業功能區必須同交通設施支撐能力相匹配。 近期,將重點啟動中心城小商品交易市場整治和外遷工作,加快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等4大商業交通堵點治理的前期工作。據市規劃委主任黃艷介紹,很多小商品市場并不服務當地居民,“比如大紅門市場,很多都是河北來做批發生意的”。此外,市民熟悉的動物園批發市場目前也在做分析,研究其未來走向。 近期集中力量聚焦通州 為完善新城承接中心城功能轉移,近期將集中力量聚焦通州,同時加大順義、亦莊、大興等重點新城的建設力度。本市計劃限制中心城大型醫院擴張,鼓勵以整體搬遷或主體搬遷等模式逐步疏解服務全國的綜合性及專科性醫療機構,近期重點建設通州國際醫療服務中心。此外,還將研究人才引進、土地投放、投融資、住房等方面政策,制定土地指標置換、容積率轉移等政策,探索用經濟手段鼓勵中心城功能轉移。 職住均衡>>> 地鐵沿線建租賃房鼓勵就近居住 針對天通苑、回龍觀等中心城外圍已建成的大型社區,將研究制定促進就地就業政策,探索產居聯動制度,引導就業人口就近居住。同時,利用軌道交通沿線的閑置、空置和低效利用土地建設租賃房,明確配租對象,鼓勵就業人群就近居住。 探索通過產業園區配建職工宿舍、試點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或者企業自由用地建設租賃房等方式,加強針對產業功能區的住房保障,創新住房供給會管理政策,鼓勵通過房屋置換、租賃房、人才公寓等多種方式,提高居住與就業對接的靈活性。 “一刻鐘服務圈”就近上學看病 為了減少中長距離的基本生活交通需求,還將進一步推進“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建設,強化社區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綜合配套功能,逐步實現社區居民從居住地出發,在步行15分鐘范圍內,可解決子女就學入托、看病購藥、菜籃子、米袋子、休閑娛樂等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還將盡快編制出臺地下空間發展規劃和實施計劃,加強地下行車、步行、停車交通體系建設,分解部分地面交通出行壓力。 ■關鍵詞 任免 周正宇任旅游委主任 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昨天作出一系列任免決定。任命周正宇為北京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免去魯勇的北京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職務,魯勇因工作需要調中國殘聯工作。 周正宇,1959年生。曾任市交通委副主任、市政府副秘書長。2008年任市政府副秘書長以來,協助分管副市長協調公安、安全、司法、監獄管理、勞教、市政、城管執法、交通、環保、工商行政管理、食品安全、民防、信訪方面的工作和北京西站地區管委會、市政府天安門地區管委會等工作。 GDP 年均增速調整獲批 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昨天表決通過《關于批準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部分指標調整方案的決議》。“空氣質量”和“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兩個指標調整獲批。 其中,原“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達到8%”,調整為“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達到7.5%左右”;原“城市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天數的比例達到 80% ”,調整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總懸浮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比 2010 年下降 15% 左右”。 出行結構>>> 加快“市郊鐵路”建設 今后,北京也將加快市郊鐵路建設。據介紹,北京將建立與國家鐵路局、中國鐵路總公司協商機制,出臺市郊鐵路聯合建設管理辦法,利用既有鐵路資源開行市郊鐵路,提高中長距離出行效率。 此外,將編制《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3年-2020年)》,加快推進中心城軌道線網加密,圍繞主要功能區和一些重要交通廊道增加軌道線路。2015年力爭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660公里,2020年爭取達到1000公里,日客運量達到2200萬人次。 制定《北京市公交專用道網規劃》及年度實施計劃,2015年公交專用道達到450公里以上,實現四環路以內成網運行。 大幅增加“袖珍公交” 針對“最后一公里出行難”問題,將大幅增加連接社區和地鐵、公交車站的“袖珍公交”線路,合理安排公交、自行車等交通接駁換乘設施,鼓勵市民通過公交、自行車、步行等方式解決最后一公里出行問題。依托外圍軌道交通站、公交樞紐和首末站、高速公路進出口,因地制宜地設置公交車和小汽車的P+R設施,引導市民換乘公共交通出行。 建步行和自行車示范區 本市將開展步行道和自行車道的路權保障專項治理行動,為綠色出行提供舒適環境。將在CBD、金融街等重點地區、重點大街和歷史文化保護區,規劃建設步行、自行車示范區。此外,將推進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建設,力爭到2015年建設1000個自行車租賃點,形成5萬輛規模。 合理確定基本停車位價格 針對停車難、停車亂的問題,將針對不同地區實施不同停車管理政策。舊城地區要隨著公共交通發展,逐步減少非基本停車位供給,新城等新發展區域適度提高停車位配套標準,增強供給能力。 將建立合理的停車價格體系,根據停車所占資源的真實成本,合理確定基本停車位價格,引導市民理性購車。同時,調整公用停車設施收費標準,提高公用停車設施使用效率。 此外,將對停車管理采取特許經營管理模式,研究相關政策措施,將單位內部停車、大院停車等納入規范化管理。對《北京市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車管理暫行規定》、《北京市機動車停車場管理辦法》等進行修訂。 公眾參與>>> 建立利益協商和補償機制 交通出行關系到每位市民,本市將通過論證、聽證、座談、公示等多種公眾參與方式,建立協商對話機制。據透露,針對不同交通出行方式代表的各類群體利益,本市還將建立利益協商和補償機制,實現城市公共利益與群眾利益、個人利益的共贏。 閱讀完標題為(北京市公用停車設施收費標準將調整)的文章后,{www.se0552.com}小編為大家推薦更多相關文章,千萬不要錯過哦! (責任編輯: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