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訊(記者梅天一)昨天,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北京市近日出臺了《北京市風景名勝區管理規范》(試行),對本市27家風景名勝區的管理進行了細化,其中規定了從2014年起,本市27家風景名勝區將陸續為野生動物設置綠色通道,保證野生動物可以利用通道自由地覓食、遷徙等多項新規定。
景區應動態控制游客流量
入秋以來,紅葉的觀賞期已經持續了近一個月,大量游客選擇去香山公園欣賞紅葉。但由于游客太多,景區環境、游客的觀賞體驗以及公園門口的交通擁堵都成了大問題。
在新出臺的管理規范中,對于景區每日接待的游客總數有了限制,“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根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中確定的游人容量,設定景區瞬時接待游客上限及日接待游客上限。”風景區應動態控制游客流量,旅游旺季時,應及時公布游人量信息,防止景區游客數量超限。一旦游客數量超限,應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游客進行疏導和分流。
景區要設置動物遷徙道
“在景區內設遷徙通道,這在野生動物保護領域還是比較新的嘗試。”市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王民中表示,此次提出的遷徙通道主要為獸類和兩棲類、爬行類動物服務,鳥類不在其中。
“遷徙通道并不是簡單的一條路的概念。”王民中介紹,根據景區條件,遷徙通道可以利用已有的橋洞、涵洞,讓野生動物和游客交錯通行;也可以是一個比較寬廣的植被帶,動物穿行其中可以從這個棲息地到達另一個棲息地,并且途中能找到充沛的食物。
位于北京北五環兩側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目前正在進行動物遷徙通道的嘗試,占地近7平方公里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被北五環路分割為南北兩區。橫跨北五環、連接南北兩區的是一座“生態廊橋”。這座“生態廊橋”為昆蟲和小型哺乳動物生長提供了“近自然”的環境,另外也為動物在兩園之間遷徙創造了條件。
據了解,給野生動物設遷徙通道將從2014年起在各風景名勝區逐步推廣。
景區噪音不得超50分貝
公園在大家心中一直是一個幽靜所在,不少人來此呼吸新鮮空氣的同時,也洗滌自己的耳目。而類似于迷笛、草莓音樂節等大型活動開始頻繁地在北京各大公園、風景區舉辦,影響了部分市民的游園體驗。
對此,《規范》要求,噪聲排放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達到0類標準,不得超過50分貝。大型社會活動期間需使用音響器材的,應在規定時間內使用,并控制音量,以防止打擾到游客
閱讀完標題為(北京景區明年起要給動物留遷徙道 噪音不能超50分貝)的文章后,{www.se0552.com}小編為大家推薦更多相關文章,千萬不要錯過哦!
(責任編輯: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