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大規模建設加劇水土流失
在當前極端天氣不斷出現的背景下,水土保持與水資源短缺、污水治理、城市內澇、山洪泥石流、霧霾、沙塵暴之間的聯系更加凸顯。11月21日下午,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聽取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及《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實施情況報告。報告稱,大規模建設導致北京人為水土流失劇增。一方面,2012年全市建筑開復工面積約2億平米,另一方面,1萬方堆土每年流失近1噸。 問題 報告指出,北京水土流失防治形勢嚴峻: 1、據測算,十一五期間生產建設項目擾動土地800平方公里,人為水土流失近700萬噸。 2、已經建成的生態清潔小流域僅占山區小流域的38%,且未納入公共事業經費保障,導致建了又毀、毀了又建。 3、山區土層不足30厘米的土地超過40%。 4、懷柔、密云、房山等10個區縣有805條泥石流溝道,受影響人口15萬多。 5、大面積城市硬化,雨洪利用工程嚴重不足,造成降水難以存蓄,地下水難以補給,排水壓力不斷加大,極易形成內澇。 據測算,每年進入排水管網的泥沙約1.5萬噸。 原因 生產建設項目“以審代管” 報告指出,水土保持不僅僅是農業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問題,已經變為生態問題,影響城市安全;水土保持的重點也不僅僅在山區,已經轉向城市和平原。從平原和城區來講,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是生產建設項目管理薄弱。有關部門存在“以審代管”的現象。大量項目通過審批后,不落實建設、監理、驗收、監測費用。有的方案發生重大變更,不履行審批手續。水土保持設施的驗收率偏低。 建議 防治重心應轉向城區和平原 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據此建議,在當前環境問題嚴峻的背景下,將人為水土流失防治的重心轉向城區和平原。將生產建設項目全部納入管理,在基礎設施建設、土地礦產開發、旅游開發等規劃中,強化水土保持任務,在報批前征求水務部門的意見。 此外,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認為,水土保持法規規章和政策亟待完善。特別是由于上位法進行了重大修改,《實施辦法》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北京水土保持形勢任務變化的需要。因此建議廢止《實施辦法》,制定《北京市水土保持條例》,對生產項目管理進行補充。如在大生態補償框架內研究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機制,對補償主體、標準、收繳、管理等做出規定。 閱讀完標題為(北京大規模建設加劇水土流失)的文章后,{www.se0552.com}小編為大家推薦更多相關文章,千萬不要錯過哦! (責任編輯: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