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超逸 最新版的《中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白皮書》顯示,我國約有78.6%的家庭都備有家庭小藥箱,但80%以上的家庭都沒有定期清理藥箱的習慣。家里藥品過期了怎么辦?記者近日走訪發現,本市絕大多數的社區和社區藥店里都沒有過期藥品的回收站點,不少市民對于過期藥品的處理方式就是簡單的丟棄。 矛盾 過期藥回收站點難覓 “我印象中社區里曾有過一次過期藥品回收活動,但后來就再沒見過。”在市民易曉的印象里,幾年前其所居住的曙光里社區曾經有一次回收活動,但活動之后社區里并沒有留下藥品回收站點,也再沒有組織過類似的活動。 這次她本想把過期藥直接丟棄,但上網查了一下又改變了主意。“撕開包裝丟棄,藥品會和土壤產生化學反應,甚至滲入地下水系統,對所有人都是威脅。”她糾結地說,但帶著包裝一起扔,又可能被拾荒者轉手賣給專門回收過期藥的不法分子。無奈之下,她只能選擇留存。 與數量龐大的家庭常備藥箱相比,過期藥品回收的正規渠道十分難尋。記者先后走訪了本市朝陽、東城、西城、海淀等多個區域的十幾個大型社區,均沒有發現過期藥品的回收箱。同樣,數量眾多的社區藥店也直言“我們不收過期藥”。 “根據我們的測算,每年北京產生的過期藥品價值可能是數以十萬元甚至百萬元計的。”一位藥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過期藥有些留存在了市民的家庭藥箱里,但更多的被直接丟棄。 糾結 “沒利益沒政策”推廣難 為何數量巨大的過期藥品會被視而不見? “過期藥的處理不會帶來新藥品的消費,所以多數藥企對此漠不關心。”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缺少利益回報是過期藥回收無人問津的關鍵因素。 除此以外,過期藥品的回收和處理還會產生不小的成本,過期藥品需要專門保存和轉運,不具備任何再利用價值的,只能焚燒銷毀。而過期藥品焚燒的煙塵和灰燼也要專門進行處理,普通的垃圾處理企業并沒有相應的設備。因而對于藥品生產和銷售企業而言,回收過期藥品絕對是賠本的買賣。 全國各地政府部門也曾對過期藥回收提出相應辦法,但在沒有財政支持的情況下,多數最后不了了之。“沒政策沒利益”的現狀下,過期藥品回收進展緩慢,推廣程度十分有限。 呼吁 應形成意識和制度 “過期藥回收現在既欠缺意識也欠缺制度。”北京醫藥行業協會秘書長周玉蘭表示,多數市民并沒有處理過期藥品的意識,一般把過期藥品當作普通垃圾一扔了之,但過期藥品中的部分化學成分對環境的危害程度不亞于廢舊電池,會帶來環境風險。 除此以外,回收制度的缺失也是過期藥被隨意丟棄的原因之一。2001年《藥品管理法》正式施行,但其僅對藥品的研制、生產、經營和使用作出約束和調整,而家庭過期失效藥管理卻涉及不多。而在最新出臺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過期藥品雖被納入到了重要環境污染源類別,卻沒有相應的回收規定。 閱讀完標題為(家中常有過期藥 回收網點卻難尋)的文章后,{www.se0552.com}小編為大家推薦更多相關文章,千萬不要錯過哦! (責任編輯:北京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