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積近千平方米的垃圾散發出難聞的味道。 ?宜居生態城的廣告依然立在路邊。李淳攝 “我們這是‘宜居生態城’嗎?”近日,市民駱先生向本報反映,豐臺區園博嘉園社區周邊環境非常糟糕,路邊垃圾堆積,散發出難聞的異味,還有大片裸露的土地,塵土飛揚。“園林文化休閑鎮,宜居宜業生態城”的廣告宣傳成了一句空話。 社區旁近千平米垃圾場 垃圾暴露散發惡臭 4月3日下午,記者來到現場了解情況。園博嘉園位于地鐵14號線張郭莊站的西北邊,從張郭莊站三層高的地鐵站內向園博嘉園的方向看去,首先看到的是大片裸露的黃土,約有一個足球場大,似乎是要用作綠化的,但是只有很少的區域種了幾棵樹。在大片黃土地的襯托下,園博嘉園的住宅樓顯得十分突兀。 走出地鐵站,記者隨著人流步行100多米,穿過那片裸露的土地,走到通向社區的道路。道路仍未修好,沿途300米都是黃土坡,最高的地方約有兩米,土坡上散落著碎石、垃圾、枯草。 在園博嘉園2號樓和8號樓之間,路口的東南角就是駱先生反映堆垃圾的地方。這里原先有約兩米高的紅磚圍墻,如今圍墻塌了一部分,只剩下兩段十米多長,用來遮擋垃圾場。敞開的大鐵門上貼有寫著“建筑垃圾堆放點”和“裝修垃圾請進入垃圾場”字樣的告示。但顯然垃圾場內并非只有建筑垃圾,除了裝修用的水泥袋、磚頭瓦塊外,還有塑料袋包裹的生活垃圾,一些廚余垃圾、塑料瓶、食品包裝等從袋中散落出來。大門口的垃圾已經溢了出來,有些蔓延到旁邊的人行道上。 記者繞到圍墻后面,看到垃圾場西側是完全開放的。近千平方米的垃圾場里,各類垃圾花花綠綠的一片,堆積最高的地方有一米多,惡臭一陣陣飄來。兩個拾荒的人站在齊腰深的垃圾里不停地翻撿著。 買房時周邊綠草如茵 入住后垃圾黃土堆積 居民駱先生回憶,2012年9月他來看房時,這里是一片綠地,“當時環境非常漂亮!這里臨近園博園,就是看好這里生態環境的改善才買了房。”2014年下半年,園博嘉園業主陸續入住后,綠地就沒人管了,還設了這么個垃圾點,“真夠鬧心的!當初要是一片黃土和垃圾,誰還來買房!” 記者在小區門口碰到一位居民,他說,他家是去年7月份入住的,入住前這個垃圾站點就已經存在了。當時這里主要是堆放裝修垃圾,隨著入住業主越來越多,這里的生活垃圾也越扔越多。天氣轉暖以后,垃圾場散發出來的味道也越來越臭。 記者看到,有裝修工人推車從社區出來,將裝修垃圾全部倒在這里。“我還看見過保潔員把小區里垃圾桶的垃圾集中運出來也都倒在這兒。”一位居民說,這個垃圾場應該歸物業負責,大概春節前,物業派人清理了一次,但清理的并不徹底。“之前垃圾堆得像山一樣。清理過了還有這么多垃圾,以前的情況可想而知。” 附近居民質疑,當初在園博嘉園買房是看中了這里的生態環境。園博園就是在城南最大垃圾填埋場上建起來的,難道現在又要把這里再變成垃圾場嗎? 生態城征地建設未完成 仍按農村標準管理滯后 開發商的售樓廣告“園林文化休閑鎮,宜居宜業生態城”如今依然立在路邊圍擋上。駱先生給記者看了去年4月份的一條消息:長辛店生態城將擴展納入中關村豐臺科技園西區,面積達5平方公里,建成更大范圍的綠色建筑區。住房城鄉建設部已經批準將長辛店生態城列為全國惟一的綠色生態示范城區,這是本市首次獲得國家級綠色生態示范城區的稱號。 園博嘉園在生態城里率先建好,但是垃圾暴露、道路爛尾、缺少綠化,令居民對園博嘉園的物業管理和周邊環境頗不滿意。 記者找到負責園博嘉園的興邦物業。工作人員承認社區內垃圾目前都倒在那個垃圾場里,主要原因是這里沒有正規的垃圾收集消納場所。“如果垃圾太多,或者檢查部門找來了,物業就自己出錢把垃圾運走。其實,垃圾收集和周邊道路修建都應該是歸市政部門管的。” 記者提出疑問:園博嘉園到底歸哪個社區和街道辦管理?物業工作人員居然也說不清,“好像還沒定,但領導開會都是去長辛店鎮。聽說這里很快就要由市政部門管了。” 記者又電話詢問了長辛店鎮。一位工作人員解釋說,這里原來是農村,屬于張郭莊村;征地蓋樓之后,園博嘉園應該建立社區,按照城市的標準建設管理,比如垃圾封閉、日產日清。可是目前社區還沒建,園博嘉園外圍仍由張郭莊村負責,生態城尚未建設的區域仍由長辛店鎮管。“如果按照農村的標準是可以設立露天垃圾點的,但住宅區里居住密度大,垃圾量大,村里怎么可能處理得了呢?” 但工作人員明確表示,園博嘉園周邊管理的問題已經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長辛店鎮正在研究,很快就應該有應對措施了。 本報記者 羅喬欣 通訊員 李淳 閱讀完標題為(園博嘉園旁設露天垃圾場)的文章后,{www.se0552.com}小編為大家推薦更多相關文章,千萬不要錯過哦! (責任編輯:北京紀事) |